銀行理財收益率或小幅反彈
據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1907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7%,較7月份下降了0.08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下跌并創年內最大收益跌幅。從分類數據看,8月份排名第一的銀行類型為股份制銀行,平均收益率為4.813%;其次為外資銀行,平均收益率為4.808%;然后是城商行、郵儲銀行、農商行、國有銀行,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79%、4.64%、4.58%、4.47%。
銀行理財收益率為何出現下降,未來走勢又將如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表示,8月份理財收益率下跌主要原因是資金面寬松,貨幣市場利率不斷下跌。與此同時,商業銀行非標業務投資受限,融資規模不斷降低,也是造成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降的原因之一。
關于銀行理財收益率走勢,融360分析師分析認為,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將保持長期穩定。雖然9月份我國依然整體保持穩資金面和寬信用的局面,但由于9月份臨近季末,資金面影響因素增多,季末MPA考核、地方債發行加速、美聯儲加息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擾動資金面的穩定。多重因素疊加,預計銀行理財收益率會有小幅反彈。長期來看,由于流動性整體合理充裕,銀行理財收益率還是會趨于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還顯示,當前保本結構性存款在理財產品中比重有所增加,8月份保本結構性存款有443款,占保本理財的比重為14.14%,環比增長4.2個百分點。專家表示,隨著結構性存款占保本理財的比重不斷提高,原來傳統的保本理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保本類理財產品將更多地由結構性存款取而代之。
李虹含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后,銀行理財需要像公募基金一樣凈值化管理,這對銀行的投研能力、風控水平等是一場綜合考驗。于是,銀行主要通過多發行滾動類、周期性定期開放式產品,以及增加發行保本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來加以應對。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