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要漲價?多家公司宣布:可能要多花這些錢

    發表時間 :2018-09-28 來源:中訊證研

      快遞要漲價?多家公司密集宣布:可能要多花這些錢快遞費也分淡旺季了?


      快遞行業即將進入旺季,業務量會迅速提升,尤其“雙11”期間,業務量有望再創新高。有部分快遞企業日前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從國慶起首先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


      快遞行業將到旺季多家企業宣布漲價


      中通快遞公告稱,從2018年10月1日起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至于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圓通和韻達接著也宣布,將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上調幅度均為0.5元/件。



      從年初至今,韻達、申通以及圓通的單票收入,都較年初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快遞員坦言,國慶和“雙十一”即將到來,調高價格體現市場規律,去年同期也是這樣操作。



      某快遞公司派送員:太便宜的服務質量肯定沒有那么好,提價派件肯定更快,我們是按件算收入的,現在派一件是兩塊錢,如果變成四塊,我們肯定“出力”派。



      而申通以及順豐均表示,國慶和“雙十一”期間都不會調價,但快件到達時間很有可能稍有延遲。


      有快遞業負責人透露,未來快遞價格政策將更加靈活,通過價格手段調整旺季貨物結構,引導網點攬貨輕量化,優選盈利能力較強的小件包裹,將貨量控制在網絡可控范圍內,保證服務質量,留住客源。


      快遞漲價誰買單?


      據了解,這次漲價主要是快遞企業給末端配送網點快遞員派送費的上調,暫時還不是面向消費者漲價。


      所謂的派送費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由發件網點付給總部,再由總部轉移給派件網點。而消費者一般看到的快遞價格,并不是由總部制定,而是各個地方加盟網點自行確定。


      雖然中通、韻達、圓通的派送費上漲是快遞公司內部費用的漲價,但業內人士認為上漲部分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


      為何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上漲?


      “先行在上海探索派費上調,是穩住大本營市場。”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上海是快遞業務量僅次于廣州的國內第二大快遞城市,也是通達系企業總部所在地,同時通達系在上海網絡基本被直營化,利于調費政策的執行。


      快遞漲價為哪般?


      對于這一現象,快遞專家、雙壹咨詢創始人龔福照解釋稱,目前快遞業嚴重依賴電商件,電商是靠規模獲取利潤的,對快遞價格十分敏感。在電商增長放緩的趨勢下,快遞企業的利潤會被持續擠壓,快遞企業漲價十分困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快遞利潤已經被人力、物料、運營、車輛等成本削薄,一些區域的網點陷入零利潤狀態,快遞費上漲是趨勢。


      通過旺季上漲派費的手段,能夠幫助網點篩選優質客戶,并將旺季業務量控制在最經濟業務量區間,真正提高旺季網絡的賺錢能力。


      “雙11”將至快遞業再度調價釋放三大信號

      信號一:快遞業淡旺季價格波動漸趨明顯


      快遞公司為何在十一期間調價?提價控量是主要考慮。申萬宏源的報告指出,每年四季度是快遞業生產旺季,但單票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差的。以韻達為例,去年二季度的單件凈利潤為0.39元,到了四季度卻降至0.27元。為破解“旺季流汗不賺錢”的尷尬,快遞公司傾向于用價格篩選優質客戶,把旺季業務量控制在最經濟的區間。


      快遞公司人士:本質上,快遞與民航、旅游等服務業一樣,業務有淡旺季,價格也應該有淡旺季。從2013年開始,部分快遞公司總部就在探索用調整內部費用的方式,引導加盟網點進行價格浮動。現在看,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針對“費用調上來、還會不會調下去”的問題,中通回復稱:“快遞企業已開始實踐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動態價格機制。旺季之后的價格,將根據市場變化具體情況來制定。”


      信號二:快遞“價格戰”并未終結


      快遞價格的調整,引起電商賣家和消費者廣泛關注。


      2017年10月,中通和韻達在行業內率先提價。到了今年,宣布派費調整的快遞企業擴大到了整個“通達系”。快遞“價格戰”是不是走到盡頭了?這是不少人的疑問。


      其實,就加盟制快遞而言,從總部費用的調整,到網點價格的浮動,中間還有一個傳導過程。咨詢上海徐匯區的一家韻達網點,對方表示:“現在價格還未作調整。上海發往北京的快遞,首重還是12元/千克。”


      相比普通散客,對快遞調價更為敏感的是電商賣家。在廣東、浙江義烏等競爭最激烈的區域,電商快件的價格持續走低,快遞網點稍微經營不善就會滑向虧損。


      由此來看,每件快遞漲個三五角,對普通消費者影響不大,對電商賣家來說漲幅卻很明顯。“盡管總部說要調價,但對電商賣家等大客戶,網點還不敢輕易提價,一提就容易流失客戶。”一家中通網點表示。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方璽:旺季的調價,并沒有改變整個快遞業競爭激烈的態勢。比如在同城快遞市場,隨著大量新玩家的進入,價格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


      信號三:服務質量和網絡穩定成為關注焦點


      快遞能不能及時到、包裝有沒有破損、個人信息有沒有泄露——除了快遞價格,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快遞業的服務質量。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方璽:雖然“雙11”快遞業務量屢創新高,但一個可喜的變化是,通過與主要電商平臺的溝通協調,以及自動分揀、無人倉等新技術的運用,中國快遞業基本消除了旺季爆倉的風險。


      中通快遞小哥趙青松:我們現在送一份快遞,派費是1.5元。希望旺季派費調整后,能體現到我們的收入中去。

      方璽認為,持續提升快遞服務質量,一方面要求快遞公司總部把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向一線快遞員和網點傾斜。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嘗試新模式、新業態,比如在快遞服務的老大難末端配送方面,通過發展共同配送、智能快遞柜等方式,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