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訊視點】2018-10-15
首席視點
消息面:
1、兩部委:因去產能政策停產停業企業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去產能和調結構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對按照去產能和調結構政策要求停產停業、關閉的企業,自停產停業次月起,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企業享受免稅政策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兩年。
2、國資委回應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國企和民企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
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都是基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市場化行為。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一直以來都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們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目的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有媒體反映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造成“國進民退”現象,事實上,這只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的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
3、兩市融資余額上周五驟降125.78億元 跌破8000億元刷新4年以來新低
截至10月12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826.6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66.94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104.0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8.84億元;兩市合計7930.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25.78億元;跌破8000億元,刷新2014年11月25日以來新低。
綜合分析:
今天亞太股市普遍回調,A股國慶后的走勢與全球走勢保持聯動。周末消息面含金量很大,是真正能提高上市公司內在價值,從而有望結束熊市迎來牛市的有效舉措:1、深圳擬設數百億“風險共濟”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2、證監會結合市場環境發展和并購重組各方需求,對《關于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問題與解答》進行了修改,放寬并購重組配套募資用途,明確配套融資可以用于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債務。
這兩項利好消息都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內在質量,是中國A股結束熊市走向牛市的最有效舉措。今天深圳本地股出現了漲停潮,20只個股在利好消息提振下沖擊漲停,市場以正面反應利好消息。而反觀10月7日的降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7500億,市場幾乎沒有做出正面反應,由此可見,目前A股羸弱的根本原因不是資金面的問題,而是上市公司內在質量的問題,只有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內在質量,股市才能迎來新一輪的牛市,可喜的是,近期管理層不斷鼓勵和完善并購重組,中國A股迎來希望,牛市的春天不遠了。
風險提示:(該建議僅作為投資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行承擔。投顧:黃恒軍,證書編號:A0690615080001)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