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投資門檻為何沒有降到1元?

    發表時間 :2018-10-19 來源:中訊證研

      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實施細則,銀行理財新規做出了更為細化和明確的規定,22萬億元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將有規可循。銀行理財新規亮點何在?有哪些需要投資者注意的事項?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進行解讀。


      按照新規要求,銀行公募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由原來的五萬降為一萬。趙錫軍對此表示,對居民投資者來說,未來在進行投資時,更多人將有機會選擇回報率較高同時風險率較高的產品。對于銀行來講,門檻降低以后,投資者總體風險承擔能力是下降的,根據投資者適當性的原則,銀行有責任了解清楚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避免產品超越投資者的風險承擔能力,所以要求銀行一方面要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產品創新,把原來風險較大產品的風險降下來,以便適應門檻低的投資者。


      曾剛表示,銀行公募理財產品投資門檻降低的根本原因是資管新規提出的“統一”規則,公募基金是典型的公募產品,銀行理財也是公募產品,理論上這兩個產品的監管要求應該完全一致,那么為什么銀行理財不能像公募基金一樣,實現1元錢就可以在網上買到呢?主要原因是銀行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如果把門檻降到1元,完全開放投資范圍的話,會導致理財風險的增加,給銀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整體風險溢出,所以目前采取了一個階段性的折中方案,而最終的狀態是“切”一個子公司出來,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門檻就可以降到和公募基金一樣,投向也會完全一致。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圖片_20181016145726.pn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