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總市值縮水11萬億 創四年新低!縮水嚴重的板塊會否極泰來嗎?
眼看2018年即將過去,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道達號將從多個維度,通過一系列股市數據為投資者分析市場。在回顧2018年市場出現的各種變化的同時,也將通過數據,揭示新年股市行情的玄機。
今天,我們先從市場規模的相關數據,來看看2018年行情的情況。
總市值縮水11萬億創四年新低
今年以來,A股市場在年初的1月份有過一波上漲之后,接下來就幾乎是從2月份一直跌到年末。而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自然伴隨的就是股市總市值的不斷縮水。
截至2018年11月底,滬深兩市總市值合計453623億元。而在2017年末,滬深兩市總市值為567086億元,也就是說今年全年總市值縮水了113463億元,下降幅度剛好20%。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總市值而言,不僅低于2017年末的市場規模,也低于2016年末的507686億元,更甚至還低于2015年末的531304億元,總市值規模創下近4年來的新低。
當然,從大盤走勢來看,總市值規模的變化趨勢,和指數的表現也是同步的。2015年末,滬指報收3572.88點,2016年末滬指報3103.64點,2017年末滬指報3307.17點,而現在滬指大概在2600點區間波動。
另外,截至2018年11月末,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為367371億元,相比2017年末的449298億元減少81927億元,下降幅度18.23%。
這些行業板塊市值縮水嚴重
那么,在今年兩市總市值大幅縮水的過程中,這些股票市值都是如何蒸發的,哪些行業板塊市值縮水最為嚴重?
做了另外一個統計,也就是這一年來,各行業市場規模的變化。結果發現,根據申萬行業分類,去年末至今,總市值規模縮水額最大的是機械設備行業,今年總市值縮水額高達9192億元,縮水幅度達34.66%。
排名第二的是電子行業,今年總市值縮水8491億元,縮水幅度24.88%。
總市值縮水額排名第三的,是汽車行業,總市值縮水高達7638億元,縮水幅度31%。
排名第四的是有色金屬行業,今年總市值縮水7040億元,縮水幅度高達35.4%。
此外,縮水較大的還有銀行業,今年總市值縮水6905億元,不過,銀行業的市值縮水幅度只有7.2%。
上面幾個行業,就是今年滬深股市總市值縮水額最大的幾個行業。但是,今天統計的,只是各個行業的成績單,并不能代表明年,不能代表未來。而炒股,其實看重的是未來,這些行業今年已經遭遇了市值的嚴重縮水,明年是否能夠否極泰來?不妨在明年保持關注。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