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效應!大數據:上漲概率80% 這一板塊最受寵?
按交易日算,距離豬年只剩14天,而對于行將結束的農歷狗年來說,迄今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0%,有的甚至跌近30%,個股更不用說,跌已經不可避免了,還經常暴雷,真是讓投資者叫苦不迭。
可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對于A股,就像自己的初戀,剪不斷,理還亂!那么,在這歲末年初之際,我們能否從過往的大盤(上證指數)走勢中,找尋到一絲規律,為這一特殊時期的布局添磚加瓦?
春節前8成概率上漲
過去20年,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不論是春節前5個交易日,還是春節前10個交易日,上漲的概率均為80%,即均有16個年份是上漲的。
10日漲幅好于5日漲幅,這主要表現為,過去20年中,春節前10個交易日滬指漲跌幅的中位數是2.77%,而前5個交易日的中位數為1.94%。
春節后上漲概率均值78%
對于春節后行情來說,雖說過去20年中,上漲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概率均值較春節前下降2個百分點,為78%,其中春節后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依然是80%,不過春節后10個交易日上漲概率略微下降到75%。
與春節前相同,春節后持股也是10日漲幅好于5日漲幅,這主要表現為,過去20年中,春節后10個交易日滬指漲跌幅的中位數是1.72%,而后5個交易日的中位數為1.64%。不過,這里可以發現的是,春節后的整體收益空間弱于春節前持股。
另外,可以發現的是,2014年至今,不管是春節后5個交易日,還是10個交易日,沒有一次是下跌的,但是同時期內,春節前5個交易日和10個交易日卻有4次是下跌的。從時效性來看,春節后操作的勝率又要高于春節前。
為何存在春節效應?
至于為何存在春節效應,東吳證券的王楊表示,可以從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這兩個角度進行理解:
就宏觀流動性而言,銀行往往在年底控制信貸規模,元旦過后的一季度則是信貸高峰期,以票據轉貼利率為例,其在一季度往往迎來回落。就股市流動性而言,經過上年底的業績考核后,基金在一季度進入調倉和建倉的高峰期,增量資金入市概率增加。
就風險偏好而言,一方面春節之后兩會召開在即,政策密集出臺的預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春節來臨疊加年初開始布局,投資者心態更為積極。
有色金屬板塊是首選?
既然股市的春節效應如此明顯,而我們不可能詳細到某一只個股,因為那樣的偶然性太大,但是我們可以看看春節前后哪些行業板塊具有良好的表現,這樣同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統計發現,自申萬一級行業細分為28個行業開始(2001年),這18年中,有21個行業曾在某一年的春節前后表現最好,涵蓋了一級行業的75%。
但是在這21個行業中,有色金屬出現的次數最多,達到9次,其次是傳媒行業,有6次,再然后是非銀金融和銀行,均為5次。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那么,對于即將到來的豬年,又會是誰受到追捧呢?我們拭目以待!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