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要不要止損
經常有股友會問:某一股票被套了,要不要止損這一問題。
對于要不要止損,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主要是看你的投資方式和抗風險的耐受力。
是價格投機的短期行為呢,還是價值投資的中長期行為;是可以忍受較大的浮虧呢,還是說無法忍受帳面虧損。
如果你是做價格投機的,那么在投入后,出現與自己預判結果不一致時,那就必要進行止損。不用想太多,當斷就斷,該止就得止。
而如果你是以中長期的價值投資為目標,那么在投入后出現浮虧時,就沒有必要急不可耐慌兮兮的想著止損。這時考慮的不是止損,而是要再次認真分析你當時選擇的投資標有沒有問題,如果投資標跟最初的分析結果是一樣的并沒有問題,那就沒有必要進行止損。除非說你能夠明確的再次判斷出,你持有的投資標存在較大的再次下行空間,否則是沒有必要在一出現虧損時,就想著止損。
經常會在一些論壇或是股吧及線下活動時,聽到很多人說虧3個點或5個點就得要止損。而很多聽的人就把這一說法當成了標桿,對于3到5個點的浮虧要不要止,其實這是有前題條件的。如果你不先理解下前題條件要求,就盲目的照搬照套,那便是一種極大的錯誤。
對于講3至5個點就得要止損的,多數都是做超短線的選手,對于這種今買明賣的短線投機行為,那自然追求的是短期行為,在買入后如果股價跟自己的預期判斷走勢不一致,一但出現回撤虧損達到止損要求,那自然就得要止損離場,短線講究的是一致性合力與概率。如果在介入后與預期不一致,那多半是合力出了問題,那這時在勝的概率上就大幅降低,在勝率低的情況下,止損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但如果你既不是短線選手,又不具備短線的盤感敏銳力,卻學著以做短線的模式來進行止損,那結果是可以想像的,必然會是在止損的路上不斷的重復輪回,直到沒損可止。這便是為何有些人,在市場跌幅并不大的情況下,又沒有加什么杠桿,但虧損的幅度卻會大幅的高于指數的下跌幅度,便是這個原因。因為在A上面止了,換到B上還是止一刀,再換C仍然還是得要止。當市場震蕩波動大的時候,這樣頻繁的止幾次,指數看起來并沒怎么跌,但你止損就已經止掉了一大塊。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人經常會說,怎么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因為你不是短線選手,卻選擇了短線的買入模式。卻又不能按照短線的嚴苛要求及時止損,而是用情緒在做止損。多數人并不是用交易模式來進行止損,而是以情緒無法忍受時,來進行的止損。這樣自然的就會出現了情緒膨脹高位時才買入,而情緒低落低點時選擇了賣出這種行為來。并非是你有多神奇的反向指標作用,而是你的情緒在起著作用。
短線盤感難于練就,情緒波動無法忍受,基本面分析不能深入,那你來市場干嘛,就是為了來送錢被收割的么?
在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非止不可:
1、基本面出現嚴重問題。(比如像長生,這都已經是嚴重問題了,還不止損那只能是等著套更多)
2、基本面嚴重問題,資不抵債,有退市風險的。(像中弘、樂視)
3、業績支撐不了股價,高位下來出現連續跌停,仍末跌進合理估值區的,后續會有融資盤質押盤爆倉涌出。(比如上海萊士、康得新,康美)
出現以上任一情況,第一時間無條件止損離場。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