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配置價值提升 可轉債或成最大亮點
自2016年底以來,債市已經調整了一年多時間。目前市場預期,2018年的債券市場依舊比較艱難,而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王洋的判斷沒有那么悲觀。
她認為,從宏觀經濟和市場估值水平兩方面來看,2018年債券的配置價值正顯著上升。從品種上看,看好利率債,對于信用債特別是中低等級信用債則較為謹慎。她認為,可轉債的中長期投資價值非常顯著,正從邊緣品種變成主流品種,擁有市場迅速增長的歷史性機遇。
看好利率債
王洋帶領的天治固收團隊去年整體業績排在業內前四分之一。經歷了債券市場牛熊轉換之后,王洋對投資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談及今年債市,王洋表示,對于市場的判斷基于兩個層面:一個是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另一個就是市場的估值水平,這是投資實踐中實實在在的操作基礎和依據。從上述兩個方面看,2018年債券的配置價值正顯著上升。
王洋判斷,2018年國內經濟大概率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就全球的經濟環境來看,在中國經濟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歐美日的經濟復蘇幅度或有限。因此,雖然歐美日等經濟體目前的經濟數據較為亮麗,但大幅復蘇的概率并不大。就金融環境來看,王洋判斷金融監管的加強將會帶來信用的收縮。
從市場的估值水平來看,目前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近4%,接近2011年通脹高點的水平,與美債的利差約150bp,已經回到2015年初的水平,釋放了大部分的風險因素,配置價值已經出現。
但王洋認為,2018年信用市場仍然存在較大壓力,主要是信用債的估值仍然沒有充分反映監管加強引起的信用收縮抑制。因此,她看好利率債,對于信用債特別是中低等級信用債較為謹慎。
談及今年市場的風險因素,王洋認為,需要關注通脹是否會超預期。她判斷,2018年高通脹的概率不大,但由于原油價格存在不確定性,仍需密切關注和跟蹤。
看好可轉債投資機會
對于今年的投資布局,王洋認為,可能會出現利率債和信用債的分化走勢,并在信用債中出現分化。利率債的估值已較為充分地反映了金融監管帶來的信用收縮,收益率上升到較高水平,具備配置價值。后續隨著投資需求的逐漸放緩,收益率將有緩慢下行的動力。
王洋判斷,2018年債市最大的亮點很可能來自可轉債市場。這個品種在國內市場出現比較早,是目前運行非常成熟的一種衍生品。當前,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引導上市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從而帶來股票價格的長期可持續上漲是較為清晰的政策路線。在這個方面,王洋認為,可轉債正好是能夠達到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雙贏的一個非常好的橋梁。特別是在上市公司定增新規出臺之后,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可轉債的融資有效性,監管層也頻出政策鼓勵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
從可轉債市場的情況來看,王洋認為,前期可轉債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存續品種稀少,存續量較少,因而流動性枯竭,無法吸納新增投資者。隨著供給的顯著增加,可轉債市場的“活水”已到,從2017年初500億元的市場存量迅速擴容到1700億元。同時,由于短期賺錢效應不強,投資者進場速度慢于供給增加,市場估值壓縮非常嚴重,已出現超跌的情況,中期配置價值顯著。王洋預計,可轉債市場存在中長期的大機會,在一個從邊緣品種變成主流品種的歷史機遇中,參與其中的投資者或將獲得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