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發通報為基金爆款“降溫”,追熱點、捧明星、過度非理性營銷將被重點關注

    發表時間 :2018-01-24 來源:中訊證研

      權益爆款的頻繁出現,正在引發監管層的密切關注。


      據獲悉,1月23日,證監會機構監管部下發了2018年第1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直指近期權益基金持續熱銷過程中出現的非理性現象問題。


      通報指出,近期權益類基金持續熱銷,既有市場環境改善、基金管理人品牌基礎、基金經理過往業績表現等積極因素的影響,也需關注“追熱點”、“捧明星”、“過度營銷”等非理性因素的苗頭。


      監管通報中對相關基金主動控制規模的情況進行了特別提及。通報提到,針對旗下基金熱銷現象,有的基金管理人理性應對,遵守投資者利益至上原則,匹配自身管理能力,主動控制募集規模,并向投資者充分揭示產品特點與風險,引導理性投資。如前期某券商資管子公司,根據基金經理既往管理經驗,主動將旗下相關產品首募規模控制在20億元,對單戶限購5萬元,發行當日即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確認,最終確認比例約11.22%,主動放棄近160億元申購規模,為后續持續穩健運作創造條件。



      在監管通報下發的當天發行的兩只熱門基金就分別采取了一定的規模控制措施。


      其中,東方紅睿澤對投資者的認購設定了更為嚴苛的上限,單個基金賬戶累計認購金額不超過1萬元,且限定發行時間僅為1月23日一天。據今日渠道消息,其最終募集規模或達到70億元以上。


      而1月23日同日開售的另外一只熱門基金富國成長優選三年定開,雖然沒有采取限購措施,但開售首日也賣出了近20億的成績,因此決定于今日即結束募集。富國基金方面相關人士亦表示,出于對投資者負責和利于基金管理的考慮,并不希望募集到過大的規模。


      近來權益基金發行風潮的不斷擴散,又恰逢A股市場歷史難遇的“超級暖春”,基金公司對權益產品的推廣營銷熱情也不斷上升。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打擦邊球或是明顯違規的宣傳現象時有發生,近期就有包括上海、深圳等公司的產品網絡宣傳材料因涉嫌違規最終被大面積刪除的情況。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監管層對權益類基金持續熱銷過程中非理性現象的通報,或對基金銷售市場帶來一定降溫作用,爆款基金的出現頻次或有所下降。


      在監管通報下發的當天,前期宣布提前結束募集的興全合宜基金正式宣告成立,首募規模達到326.9959億元,其中有效認購戶數達到34.91萬戶,創下權益類基金歷史首募第三大紀錄。


      數據顯示,該基金創下權益類基金歷史首募第三大紀錄。此前比較高的是嘉實策略增長、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首募規模分別為419.17億元、329.69億元。


      此外,2018年還有多只首募超50億的基金,包括華夏穩盛首募78.17億份,華安紅利精選混合首募50.23億份等。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