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成長股的重要原則

    發表時間 :2018-01-25 來源:中訊證研

      最近在看菲利普A費雪的書《如何選擇成長股》,這也是巴菲特非常推崇的一本書;書里面講了許多選擇成長股的方法,比如“閑聊”這種研究公司的方法,就是和行業協會、公司員工或前員工、供應商或客戶等相關群體進行閑聊來了解公司經營的細節,來給上市公司畫出一個肖像。


      同時,作者還提到了15個選擇成長股的重要原則,我們接下來就結合我的投資經歷給大家談談幾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原則。


      這是一個公司能否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問題。A股的上市公司之中,有些醫藥股就是靠某個大單品創造利潤的,一旦后期的產品線跟不上,公司的股價就躺在那里橫盤幾年不動,就是這個原因。


      比如雙鷺藥業2013-2017年的走勢就是如此,之前靠一個復合輔酶的產品從凈利潤幾千萬做到幾個億;但是由于醫藥行業改革的原因,公司預期2015年獲批的五個重磅產品直到2016年年底才獲批了第一個,2017年年底才獲批了第二個。


      同時,大家對比產品線很豐富的恒瑞醫藥就沒有橫盤四五年都不漲的情況,所以,中期的產品是否跟得上,長期的產品線是否豐富,這些對于選擇成長股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都知道格力電器是非常好的一家公司,據格力電器的董事長董明珠說,公司的研發是不設上限的,只要是真實的研發需求,都會批準。同樣,大家都非常敬佩的華為公司,也是如此。我注意了一下像華為和格力這種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額的比重都在12%或以上這種水平,給大家提供一個量化的參考。


      那么是否敢于投入就可以了呢?當然沒有這么簡單,要看研發是否出成果,個人認為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專利數,尤其是核心的發明專利數量;另一個就是公司的產品和競爭力,當然最終必然體現為公司的利潤。


      上面舉了兩個重視研發成功的公司,再舉一個重視研發,卻沒有什么成果的公司——海正藥業。我看到過一段采訪海正董事長的視頻,公司研發方面投入了好多錢,然而利潤始終沒有做出來,這就很悲慘。所以,大家在關注研發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思考研發的效果如何。


      我長期跟蹤的上市公司大概也就十幾家,我就發現了有些公司的銷售能力能力真的很一般,只要市場出現一點波動,銷售馬上就下來了,這就說明公司銷售團隊競爭力不強。


      對于一家公司而言,我覺得三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好的產品;一個好的銷售團隊,還有一個就是把事情做對做到位的團隊。因此,我碰到許多做價值投資的朋友還辯論過營銷到底算不算一種核心競爭力,我認為營銷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那么如何比較這種核心競爭力呢?我覺得可以從銷售費用,或者看公司毛利和凈利之間的差額;在產品越好賣的情況下,營銷成本也肯定越低;如果產品和競爭對手一樣,銷售能力強的公司,銷售的成本就會越低。


      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員如果沒有凝聚力,那么下面的員工就更難團結在一起,所以有凝聚力,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非常重要。


      另外,在管理層和公眾股東交流的情況下,是否保持坦誠,不隱瞞,不回避公司的缺點和錯誤,這非常重要。最后,就是管理層是否保持正直,有一顆公正的心,把股東、債權人、員工、供應商、客戶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處理的公平合理。也只有這種公司才能行穩致遠,帶領整個企業不斷的發展壯大。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