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人數突破300萬 真相觸目驚心:最可怕的 是你以為學歷是廢紙

    發表時間 :2019-12-23 來源:中訊證研

      學歷的真相

      觸目驚心


      今天是考研第1天,考研政治題目上了熱搜,還排在第一位。


      引發9億人次閱讀,70多萬人討論。


     

        前段時間,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報考人數為341萬人,創下歷史之最。


      自1994年以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屢創新高,2019年達到290萬,今年首次突破300萬。



      網友們紛紛表示:心疼現在的孩子,研究生真的越來越難考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


      還有的考研生,剛剛考完第一門政治,就哭著出來,感覺自己沒希望了。想想都讓人憐惜。


      大眾對研究生考試的重視,其實不過再次暴露了殘酷的真相:學歷這東西,大家嘴上說不重要,心里卻看得很重要。


      有人說:現在研究生遍地,學歷根本沒用。


      可是,為什么這么多人要考研?


      因為,用人單位用腳有票總是才是真實的。


      你想,公司招人,想要在幾十分鐘內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學歷,研究生比本科生搶手,985比211更受歡迎。


      社會的現實就是:對普通人而言,學歷上差一點,人生就差一截。


      倒不是說沒學歷就不能成功,可是你要付出許許多多,才能彌補上學歷的差距。


      所以,好好讀書真的很重要,也許它不能保證你站上巔峰,但大概能保證你不會被丟入谷底。


      而那些總是勸人學歷無用的人,不是真傻,就是真壞。你若深信不疑,早晚要被現實狠狠打臉。


      讀書

      可以跨越階層


      前段時間,有一條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成都某小學入學面試,要求家長除了帶照片和身份證件之外,還要帶“父母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后來有家長證實,該小學篩選的標準是父母畢業于211院校。



      事情發生后,輿論嘩然,校方緊急辟謠說要家長帶學歷只是為了登記,便于以后搞活動聯系。


      說實話,我強烈不贊同這種“出身論”的搞法,不僅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而且本身也不科學。


      可是憤怒之余,還是要想一想,為什么學歷就成了很多人衡量代際的標準?


      電影《赴湯蹈火》里,搶劫犯弟弟在哥哥被警察打死以后,對著前來追捕的老警察說了一段臺詞:


      貧窮就像遺傳病,在我們家族傳了一代又一代。


      我爺爺沒讀過書,我爸爸沒讀過書,我也沒讀過書。


      我搶劫就是為了有一天讓我兒子讀書做律師,不用再當搶劫犯。


      其實,一代人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代際傳遞,生生世世就在底層里翻滾。


      而要想要擺脫窮命,談何容易?


      因為我們之所以貧窮,看似是缺錢,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沒有資源,二是沒有信息,三是沒有眼界與格局。


      這些東西,除了讀書,窮人家的孩子還可以從哪里獲得呢?


      如果你遇不到拆遷這種一夜暴富的天降禮包,那么,讀書,幾乎是寒門出頭的唯一道路。


      如果自己無力改變命運,也要讓下一代擺脫底層的厄運。這也許就是許許多多寒門父母的心聲。


      所以,請告訴孩子:階層跨越,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一紙學歷,就是你跨過那道門檻的墊腳石。


      學歷

      是進入圈子的墊腳石


      二十年前,大學生還很金貴,十年前,研究生也是金光燦燦。


      可現在,學歷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


      中國社會早已經進入人才高消耗階段,以前那種不看學歷的上升機會越來越少,專業性分工成為主流。莫說本科生,就是研究生、博士生也是越來越多。


      沒有學歷在人才市場只怕越來越難。


      今年上半年,在河南鄭州,一家新開業的火鍋店招聘服務員,學歷要求是985院校畢業,年薪20W+


      招聘人表示,重金引進高層次人才,是為了加強公司團隊建設。


      這條新聞頓時引發熱議,有吐槽的,當然也有贊同的:


      1。 其實人家就是想引進高學歷管理人才,不過需要干一段時間服務員,以便充分了解一線而已。就像銀行招聘,無論多高的學歷,都得從柜臺干起。


      2。 海底撈去大學面招,不也是所有崗位都要從服務員做起嗎?


      3。 確實學歷高的人能力、素質會高出一大截,服務行業就需要高學歷、高素質的人……


      4。 其實就是火鍋店炒作,大家散了吧。


      時常有人說:學歷沒用。你看北大畢業生不還賣豬肉嗎?


      可是,就在上個月,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給母校捐了9個億,他一手創立了豬肉帝國。


      為什么他能成功?當然有個人奮斗,但是北大的資源也不可忽視。高學歷會給你帶來很多優勢,教育資源、人脈……


      人類本質上有圈子組成,而相同的教育背景、人脈,就是進入圈子的一個重要標準。


      我們知道,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能拼努力的時候你不拼,以后難道和那些二代們拼資源?拼人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想要變得更優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別說讀書太苦

      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多年前,高三班主任曾對我說過:我們這里高速不通,姑娘都不愿意嫁進來,想走出去,只有讀書這一條路。


      后來,找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博士對碩士,碩士對本科,往往就是“降維打擊”。


      正應了那句話:你把學歷當廢紙,市場把你當廢物。


      那些比你學歷高還比你努力的人,正在搶走你的飯碗。


      考研名師張雪峰曾說過:大學教育對于勞動力市場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養人才,而是鑒別人才,把人劃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場傳遞價格。


    網上曾曝光這樣一張凌晨時間表:


      1:00:賣水果的婆婆準備收攤了


      1:30:外賣小哥還在給加班的白領送去夜宵


      2:00:飯局上應酬的中年人才剛到家


      3:00:值班的護工正在全力配合搶救剛送來的病人


      3:30:貨車司機已經整裝待發


      4:30:賣早餐的婆婆吃力地穿過逼仄的弄堂


      5:00:喚醒城市的環衛工走上蕭瑟的街頭


      這世上的殘酷真理就是:不吃學習苦的人,就要吃生活的苦。


      讀了書,不一定混的多好,但是不讀書,你要付出的辛苦更多,要越過的障礙更大,你的階層晉升之路的代價要更慘重。


      羅素有個比喻:人生應該像條河,開頭河身狹窄,夾在兩岸之間,河水奔騰咆哮,流過巨石,飛下懸崖。后來河面逐漸展寬,兩岸離得越來越遠,河水也流得較為平緩,最后流進大海,與海水渾然一體。


      讀書就是如此,求學的那幾年,就是你走過的人生最狹窄的地方。


      而那張淺淺的學歷,還有那些年里你吃過的苦,看過的書,熬過的夜,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所以,請別說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圖片_20181016145726.pn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