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019年公募基金年報亮相 基金經理后市看好這些板塊
3月24日晚間,首批2019年公募基金年報出爐。截至目前,興全、萬家兩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產品率先公布了數據。
梳理發現,在已披露的年報中,基金經理的態度偏于謹慎。有基金經理表示,目前的實體回報并不能支撐A股連續的高回報。如果只是估值水平提升的話,那也只是寅吃卯糧,最終還是回到本源的。所以2020年將注意力聚焦一些風險收益比比較好的板塊。
那么,基金作為市場較為穩健的投資工具,過去一年的持股動向究竟如何?基金經理后市看好哪些行業板塊呢?一起來看。
興全合宜:去年四季度大幅減倉
根據年報數據,興全合宜去年基金盈利超百億元,達100.39億,基金凈值漲幅為36.88%,前五大重倉股分散在化工、商業百貨、金融、傳媒等領域,分別為隆基股份、中國平安、萬華化學、永輝超市、芒果超媒。其中,第一大買入股萬華化學累積買入金額為15.78億元,永輝超市也有超10億元以上的買入量。
對于去年基金投資策略,基金經理謝治宇稱,興全合宜在去年初提升了股票倉位,去年四季度則降低倉位為流動性做一定的準備,整體持倉結構變化不大。他表示,隨著經濟托底政策的逐步出臺,2019年宏觀經濟整體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在四季度也出現一些積極的信號。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經濟短期的不確定性增加,部分行業會受到較大的挑戰,但短期沖擊并不改變經濟中長期的趨勢,也并不影響很多產業的長期前景和企業的長期價值。
此外,謝治宇指出,在相對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下,2019年權益市場的活躍度明顯提升。2019年底,以滬深300為代表的A股的整體估值仍然處于歷史較低的水平,部分反映了對于盈利增速下行的預期,從全球的相對估值,以及與無風險利率的對比來看,權益市場仍然具有不錯的性價比,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也反映了對部分優質企業的認可。預計流動性環境將維持偏寬松的格局,市場仍然有結構性行情的機會。
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對A股持謹慎態度
根據去年年報,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去年整體凈值漲幅為42.69%,期間盈利高達57.83億元。然而,受今年3月股市震蕩影響,該基金已回吐部分收益,今年以來,截至3月24日基金收益達1.38%。
統計發現,興全趨勢混合去年底持股共囊括個股229只,主要配置傾向金融藍籌、貴金屬、機械等行業。年報數據顯示,該基金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永輝超市、中國平安、保利地產、紫金礦業、三一重工。
對于去年的持倉變動,基金經理董承非在年報中寫道:興全趨勢混合自2018年10月份后就開始加倉,整個年度基本上是高倉位運作,總體而言在權益的配置比重上并沒有吃虧。但是在持倉的機構上,由于持有的核心資產比較少,所以2019年總體表現比較中庸。
年報顯示,興全趨勢混合倉位在2018年底達到83.98%,2019年底小幅加倉至86.53%。
展望后市,董承非表示,對2020年A股的回報持稍微謹慎些的態度。目前的實體回報并不能支撐A股連續的高回報。如果只是估值水平的提升的話,那也只是寅吃卯糧,最終還是回到本源的。而且2015年過去不久,我想同樣的錯誤市場應該不會再犯。所以2020年我們將注意力聚焦一些風險收益比比較好的板塊。
萬家社會責任:看好科技類成長龍頭
公開資料顯示,萬家社會責任18個月定期開放混合成立于2019年3月,由明星基金經理莫海波掌舵,在去年的權益基金投資大年,這只基金投資收益超34%,年內盈利超1.9億元。
梳理發現,52只個股被納入其基金池,創業板占17只。其中,電子股被大手筆加倉,并重倉了有色金屬板塊。年報顯示,去年該基金購入多只電子股,在前五大買入股中,長電科技、水晶光電、聯創電子均屬于電子板塊;截至去年底,其前五大重倉股中有兆易創新、北方華創兩只科技股,以及華友鈷業、贛鋒鋰業、寒銳鈷業3只有色金屬板塊個股。
莫海波在年報中寫道,本產品上半年以地產+新能源為主要持倉結構,之后因國內科技行業迎來自主創新的良機,三季度策略發生了調整,逐步把地產換成半導體和消費電子,事后證明當時的決策是正確及時的,四季度新能源板塊、半導體和消費電子板塊成為市場上最強的龍頭板塊。
同時,莫海波表示,長期來看,經濟在疫情的負面沖擊下,預計政府逆周期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家會出臺政策刺激汽車消費,需求短期被壓制后有望出現爆發式回歸,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刺激政策和全球主要汽車廠商發力新能源汽車的雙重作用下,有望提前出現拐點,迎來黃金十年。另外持續看好高端制造、5G、半導體等成長方向龍頭。
萬家優選:科技股、醫藥領域成長空間足夠大
根據去年年報,萬家行業優選去年整體凈值漲幅為89.83%。
統計發現,前五大重倉股分散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醫療等領域,分別為兆易創新、用友網絡、華測檢測、比亞迪、北京君正。其中,第一大買入股比亞迪累積買入金額為2.3億元,用友網絡居第二位,有1.66億元的買入量。
對于去年持倉調整,基金經理表示,三季度起,在消費電子公司盈利超預期增長的推動下,科技板塊逐步獲得投資者的關注。電子、通信、計算機等行業逐步上漲。四季度,前期強勢板塊有所回落,新能源車,傳媒等板塊表現較好。
同時,基金經理表示,本基金選擇核心半導體、網絡安全、企業應用等細分領域的公司進行了重點配置,同時關注新能源車、醫藥研發、醫療服務等行業。截至年末,本基金持倉風格偏成長。
展望后市,該基金經理表示,重點關注核心半導體、網絡安全、云計算、新能源車、醫藥研發、醫療服務等領域。這些領域的成長空間足夠大,其中的代表型企業已經在全球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將來有望持續增長并給投資者帶來回報。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