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機構看好基建投資機遇

    發表時間 :2020-05-18 來源:中訊證研

      周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努力實現不同類型地區互補發展、東西雙向開放協同并進、民族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機構投資者明顯加大了對工程機械等基建相關領域的配置力度,這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未來基建投資的樂觀預期。最新政策為西部大開發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對于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龍頭企業也是非常明確的長期利好。


      《指導意見》為基建投資指明方向鐵路、物流、航空、網絡、水利機會大


      《指導意見》指出,要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高基礎設施通達度、通暢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動綠色集約發展。加強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運輸通道建設,拓展區域開發軸線。強化資源能源開發地干線通道規劃建設。


      要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注重高速鐵路和普通鐵路協同發展,繼續開好多站點、低票價的“慢火車”。


      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強出海、扶貧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提高物流運行效率。


      加強航空口岸和樞紐建設,擴大樞紐機場航權,積極發展通用航空。


      進一步提高農村、邊遠地區信息網絡覆蓋水平。


      合理規劃建設一批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工程和大型灌區工程,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山洪災害防治。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人口分散區域重點小型標準化供水設施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


      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重慶、成都、西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指導意見》指出,要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高昆明、南寧、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省會(首府)城市面向毗鄰國家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支持西部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領域依法依規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建設適應高水平開放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研究在內陸地區增設國家一類口岸。研究按程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有序推進國家級新區等功能平臺建設。整合規范現有各級各類基地、園區,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鼓勵國家級開發區實行更加靈活的人事制度,引進發展優質醫療、教育、金融、物流等服務。辦好各類國家級博覽會,提升西部地區影響力。


      機構加大基建股配置力度未來仍值得長期看好


      業內機構認為,我國基建領域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遇。一方面,我國仍有很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政策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基建領域的龍頭企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未來發展勢頭值得看好。


      5月15日,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我國有能力使下半年GDP增速達到15%,但并無實行超規模財政貨幣刺激政策的必要,因為我們要為明年留出政策空間。


      林毅夫說,為了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今年我國GDP增速要達到5.6%,這意味著下半年必須要達到15%的GDP增速。他認為,疫情嚴重沖擊了宏觀經濟,雖然我國已復工復產,但疫情防控仍需常態化,預計二季度經濟僅僅出現緩慢復蘇跡象,全面增長依賴于下半年。“下半年經濟增速如果可達到10%的增長,這樣全年經濟增速可達到3%,但與5.6%的增速目標仍有距離。”林毅夫說,“我們并不是說沒有這個(完全目標的)能力。”他認為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空間。


      上周一,港交所披露的中央結算持股記錄顯示,多只工程機械、電氣設備行業個股獲北向資金突擊加倉,其中部分個股一天之內有20%的成交籌碼均被外資捕獲,顯示外資對于A股傳統基建板塊的關注度驟增。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圖片_20181016145726.pn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