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后爆款基金“第一槍”打響!狂賣至少140個億

    發表時間 :2020-10-13 來源:中訊證研

      2020年基金行業最持續不斷的新聞,就是爆款基金源源不絕。


      在略顯沉寂的9月份之后,10月國慶假期之后就迎來了一只百億級新基金。來自渠道消息顯示,10月10日進入首發嘉實基金旗下嘉實浦惠6個月發行獲得市場追捧,這只“固收+”產品募集規模或逼近150億,在10月12日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這也意味著,今年百億級新基金又加一只,今年百億基基金數量已經創出歷史最高紀錄。


      來自渠道消息顯示,國慶之后新基金陸續進入發行,受益于市場走強,前來咨詢基金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一些具有品牌感召力的基金經理的新產品會更受到關注。不過,投資者布局新基金時要注意長期投資、理性投資。


      又現百億級新基金


      國慶黃金周后,A股迎來開門紅,兩市在10月9日和12日近兩個交易日大漲。


      10月9日,上證綜指上漲1.68%,深證成指上漲2.96%,中小板指上漲3.05%,創業板指上漲3.81%。


      10月12日,上證指數放量收漲2.64%,創業板指漲3.91%,創業板綜指漲4.31%。申萬28個一級行業全線上漲,國防軍工、計算機、食品飲料板塊領漲,充電樁、數字貨幣、半導體、深圳等概念股表現活躍。


      在市場熱度明顯升溫背景下,公募基金發行也非常火爆。據悉,10月10日進入首發的嘉實浦惠6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傳出成為“爆款”消息,該基金由浦發銀行托管和獨家代銷。


      該基金原定的發行日期為10月12日至10月14日,后來進行了調整,發行日期變為10月10日至10月14日。



      從招募說明書看,嘉實浦惠是“固收+”產品,為債券投資為主,主要投資于主體評級不低于AA的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投資于債項評級不低于AA的信用債(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除外),股票資產的比例上限為30%。


      從公開信息來看,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胡永青是17年從業經驗的固收老將,曾有保險從業背景,更注重安全邊際和絕對回報;擅長大類資產配置,強調估值的安全邊際。


      而從渠道人士消息稱,下午該基金募集規模或逼近150億,在10月12日宣布提前結束募集。


      嘉實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基金最后一個募集日為10月12日,10月12日17:00前的有效認購申請將全部予以確認。



      據一位渠道人士表示,銀行對于一些重點基金經理產品推薦力度也較強,往往會提前通過短信、電話、微信等形式對投資者進行推薦。他表示,國慶之后明顯投資者對基金的熱情比節前要好一些,前來咨詢投資者也多了。


      年內新基金規模奔向2.5萬億

      百億基金數量創出歷史“天量”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已經成立了1132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到2.35億元,平均募集規模達到20.78億元。顯然,若算上還沒有發布成立公告的兩只創新未來基金以及嘉實浦惠,今年新基金發行規模正奔向2.5萬億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這只新基金一旦成立,讓今年百億級新基金又增加一只。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目前已經成立的新基金中,有30只的募集規模超100億,這一數量是歷史最高紀錄。僅次于今年的是2019年,當年全年有26只百億級新技能,此外2018年、2015年、2016年、2007年都比較多,百億基金數量超過10只。


      具體來看,數據顯示,今年成立規模破百億的新基金僅2只產品為債券品種,其余均為權益基金,顯示市場對權益基金的追捧力度。其中,南方成長先鋒以321.15億元的規模,位居今年新基金發行首位,這也是歷史上第三大的主動權益基金。緊隨其后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鵬華匠心精選、華安聚優精選、易方達均衡成長、匯添富穩健收益首發規模超200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不少權益基金更設置了規模上限,也出現數百億、甚至千億級資金涌入導致配售比例較低的情況,新權益基金認購規模更是不斷破紀錄。先是1月份成立的廣發科技先鋒,規模上限為80億,因去年冠軍劉格菘引來921.6億資金追捧。2月份睿遠旗下第二只基金睿遠均衡價值三年發行,規模上限為60億,但有1223億的資金來認購。


      更火爆的是7月份鵬華基金經理王宗合的新基金鵬華匠心精選,當日引來了1371億元的認購資金,刷新了新基金單日募集認購量紀錄。而上一次新基金認購量超過千億,還是在2007年QDII募集之時,當時紀錄是單日引來了1162.6億元。


      不過,今年新基金發行市場也“冰火兩重天”,募集規模在5個億以下的新基金也差不多占到全部新基金發行數量比例在38%左右水平,甚至出現新基金募集不成功的案例。



      后續多只新基金發行


      權益基金是今年市場關注的焦點,后續新基金發行市場中,仍是以權益基金為主流,各大基金公司都沒有放松對這一戰場的爭奪。


      在10月12日15只新基金首發之后,10月13日緊接著又來不少“實力派”基金經理的品種,如廣發基金吳興武的廣發醫藥健康、景順長城劉蘇的景順長城泰保三個月定開等,隨后還有信達澳銀馮明遠的新基金等,不少產品都具備爆款的潛質,有望助推今年新技能規模再上臺階。



      機構看好后市


      10月12日市場迎來“紅色周一”,激活了市場的投資熱情,不少基金投資人士也看好后市走勢。


      諾德基金經理應穎表示,節后市場呈現普漲的格局,主要原因有三點:其一,周末CPI、PMI數據公布,央行釋放友好信號,現實中9月豬價下行帶動CPI超預期向下,反而釋放了貨幣空間,因此,市場對于之前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預期有所緩解;其二,央行決定自10月12日開始,將外匯準備金率從20%下調至0,人民幣大概率升值,利好外資進入A股;其三,從周末一系列新聞看,中美關系間或存在緩和的跡象,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在當前位置有所提升。從后市看,市場或仍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建議可以關注三季報業績端超預期的方向。


      德邦基金表示,消費+科技仍將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投資主旋律,低估的順周期板塊也同樣值得關注,但歸根結底,公司必須要有一定的成長性,不能簡單的看靜態估值。四季度市場風格可能更加均衡,機會也有望比三季度更好。


      海富通基金表示,小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有驚無險”,市場情緒面上存在一個宣泄的需求,另外九月份指數整體調整較多,十月或存在反彈。但總體而言,四季度對權益市場整體態度偏中性,更看好優質成長股的超跌反彈以及順周期板塊的估值修復行情。而長期看,大消費、科技成長、智能制造等領域具備業績確定性和景氣度優勢的細分行業個股,依然是市場聚光燈下的寵兒。


      浙商基金認為,前期市場回調一定幅度后,實際為后續上行騰出了不少空間,對市場整體呈中性偏樂觀。在板塊及市場機會上,當前光伏行業或逐步進入平價時代,短期看好四季度或將進入旺季,新能車估值目前雖然較高,但或許正在經歷邊際好轉過程,同時TMT板塊、消費板塊中可選消費依舊相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南方基金:節前市場已經呈現明顯的縮量狀態,成交額、換手率都處于階段性底部,整體情緒不高。而自七月份高點以來,市場情緒經歷了頂部到底部的完整周期,指數層面也出現了較明顯的調整。考慮到國內外尚不存在顯著的系統性風險暴露,我們認為目前位置市場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不大。


      具體而言,短期方向上,市場情緒有望逐漸回暖,進而走出震蕩并迎來新的一輪反彈行情。而在中長期方向上,宏觀流動性寬裕是當前國內外市場的主基調,國內有效的疫情管控舉措以及穩健的經濟發展態勢,對股市基本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或將愈發突出。因此,我們認為指數可能延續中樞抬升的趨勢,科技醫藥消費等主線板塊的配置價值猶在。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表示,月底即將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同樣可能對市場情緒提供支撐。綜合考慮經濟復蘇的趨勢以及風險偏好的提升,我們認為A股有望延續結構性行情,建議沿可選消費、泛科技和周期成長這三條主線挖掘投資機會,包括但不限于白酒、白電、新能源、消費電子等。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基金劉安坤認為,國內的確定性相對較強,經濟的復蘇仍在繼續,9月PMI數據各項表現較強,尤其是出口、服務業等均處在明顯恢復狀態,而市場普遍預計,政策的明顯收緊時點或在明年的二季度前半段。此外,2021年我們即將開啟“十四五”新征程,“十四五”規劃也在編制中,市場對于“十四五規劃”可能會提及的細分方向熱情較高,如新能源、半導體、軍工、資本改革等。


      中期仍看好結構性機會,不妨加大對順周期資產的配置以平衡組合,順周期機會大體分為景氣向上的裝備制造類如工控、汽車,總量型且低估值的銀行保險、化工,受益于新冠疫苗即將推出的酒店航空。同時,劉安坤提醒投資者可以開始關注三季報,對三季報表現好的行業,市場會提前作出反應,比如工程機械、重卡、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航運、中游設備、輕工等板塊。


      招商基金認為,大漲主要與周末政策面偏暖、海外資金持續回流有關。周末國務院發布“國七條”,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周期延續;同時,中央發布深圳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對于市場的改革預期有所催化;海外市場上,美股上行疊加中美關系的預期邊際轉好,令北向資金再度大幅回流。


      對于后續大勢研判,未來一個月美國大選仍是最主要的影響變量,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支持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市場對于大選后加碼的財政刺激以及政策不確定性下降的可能情形定價積極。在全球經濟仍有望進一步修復的情況下,可以重點關注A股盈利驅動、估值合理的品種。結構上預計將繼續關注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的新能源相關標的,低估值的價值風格以及調整到位、受益海外資金回流的部分核心資產標的。


      平安基金研究總監張曉泉認為,三方面因素促成國慶黃金周后A股開門紅:


      1) 供需兩旺,國內基本面復蘇勢頭強勁。9月份制造業PMI為51.5%,環比增長0.5%,非制造業PMI為55.9%,環比增長0.7%。此前復蘇偏緩的消費行業得到提振,假期旅游人次和收入相比于2019年分別恢復79%和70%。


      2) 外部壓力緩和,外資重新流入A股。美國總統第一輪電視辯論落地,英特爾、AMD重新供貨華為、NBA復播等事件顯示,中美之間有緩和跡象。雖然陸股通8月凈流出20億元,9月凈流出約330億元;但在今年MSCI沒有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背景下,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仍然凈流入達到約940億元。隨著中美關系邊際緩和,國慶期間人民幣持續升值,陸股通有望重拾流入趨勢,而且從長遠來看,外資增配A股優質資產的趨勢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3) 國內政策暖風不斷,提振市場情緒。2020年10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這是繼2014年5月9日《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時隔7年再次出臺如此重磅文件,凸顯國家對于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視。同時,類似新能源車產業規劃、深圳先行示范區文件等陸續發布,在臨近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政策催化增加,市場在預期各種產業政策的出臺,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


      整體來看,平安基金認為,A股市場中長期震蕩上行趨勢不變。短期內可關注順周期、基本面正逐步修復的可選消費行業(如餐飲旅游、家電、汽車等)和周期成長行業(如機械、化工);長期仍然關注受益于“雙循環”,內需持續修復和結構不斷升級的大消費行業、國家戰略支持的大科技行業,需精選業績良好,估值合理的個股。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圖片_20181016145726.pn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