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只可轉債向上觸發熔斷 機構冷眼靜觀游資爆炒

    發表時間 :2020-10-23 來源:中訊證研

      可轉債瘋狂的表演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10月22日,正元轉債日內漲幅超過170%,多只轉債跟隨暴漲,近20只可轉債日內向上觸發“熔斷”。


      值得注意的是,暴漲的可轉債大多規模較小,且債券評級處于相對較低A+甚至更低,此類個券往往因為風控被排除在機構投資范圍之外。在此背景下,暴漲的可轉債背后幾乎沒有機構資金參與,機構交易員們冷眼靜觀“游資”表演,事實上也缺少了用腳投票給市場降溫的能力,一旦炒作資金后繼無力,或者在風險增加之后轉向風險收益比更低的市場,可轉債的風險就會降臨。


      炒作風險高企


      “當前市場缺乏主線,一些炒作資金涌入可轉債市場,”中信證券研究部大類資產配置首席分析師余經緯表示,隨著部分轉債價格持續走高,其中風險已經非常明顯。


      數據上看,部分暴漲轉債已經高度脫離基本面。一般而言,可轉債的價值是轉股價值和純債價值中高者,正常情況下,為了推動投資者將可轉債轉換為股票,其轉股價值會相對偏高。因此,轉股價值成為衡量可轉債價格的重要指標。


      但是近日暴漲的債券,其轉股價值已經遠遠高出正常范圍。比如22日暴漲176.41%的正元轉債,其轉股溢價率已經高達170.58%。


      近日大漲的可轉債,還普遍存在債券余額較小的情況,正元轉債的債券余額僅有1.66億元,當日101.24億的成交額下,正元轉債的換手率高達6095.31%。


      東海證券上海自營分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員壽林榮認為,部分可轉債規模較小,天然就是適合炒作的工具,不少資金會趁著市場行情冷淡但是人氣尚在之時“賺一把就走”。


      “其實這個就是單純的炒作,最后接的人被宰。”北京一家券商的固收人員表示。


      事實上,可轉債的炒作行情年內已經有多次,但最終多是一地雞毛。5月6日晚間,當時轉股溢價率已經飆升至170.83%的泰晶轉債宣布贖回,次日開盤暴跌30%。至該轉債摘牌時,其價格僅為125.47元,較前期最高價跌幅超過70%。泰晶轉債的贖回也導致起步于3月份的可轉債炒作行情告一段落。


      余經緯表示,近日部分可轉債價格飆漲之后,如果有標的提前贖回,或許又會導致行情戛然而止。


      機構冷眼旁觀


      和股票不同,可轉債因為有評級存在,天然就有著所謂的“三六九等”。一些券商固收交易人員對證券時報記者介紹,大多數機構對于可以交易的可轉債有評級要求,一般AA-的評級是底線。


      “我們一般只交易AA評級的可轉債,AA-的債券必須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報告等支持才會謹慎決策。”壽林榮表示。


      從10月22日的行情來看,當日漲幅前10的可轉債債券評級無一達到AA標準,最高評級的哈爾轉債為AA-,其余皆為A+,這意味著這些債券根本不會有機構參與。


      除此之外,大多數券商機構資金不能日內回轉,一些機構持倉可轉債的規模也有較多限制,這些都限制了機構參與暴漲可轉債的行情。


      “個人和炒作資金是可以做回轉交易的,但是機構嚴禁同日反向,其實是沒辦法利用交易規則的優勢。那你去跟人家玩的話,肯定會吃虧。”有機構交易人士坦言。


      在機構資金各種受限的背景下,可轉債成為炒作資金的“樂園”。


      “可轉債的炒作和機構投資標的已經是兩個市場,資金會主動選擇無法進入機構標的池的個券參與,”壽林榮表示,“一般情況下,機構應對無理由暴漲的第一策略就是賣出,炒作資金選擇機構不參與的個券標的,也就規避了和機構做對手盤的風險。”


      當前的可轉債炒作幾乎成為了“游資”的獨角戲,機構交易員們正在冷眼靜觀,但事實上也缺少了用腳投票給市場降溫的能力。余經緯認為,一旦炒作資金后繼無力,或者在風險增加之后轉向風險收益比更低的市場,可轉債的風險就會降臨。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圖片_20181016145726.pn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