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線基礎知識
歷史背景:
K 線又被稱為蠟燭線,也叫陰陽燭,據說起源于十八世紀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米市,當時的米商為了直觀地記錄米價的變動情況,編制出這種圖線,后來被技術派人士引用到證券市場,成為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而現代 K 線是以狀圖、桿狀圖、條形圖、錨型圖演進而成,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客觀的把握股價起伏,對行情動態一目了然。
基本知識:
K線是由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組成,也是記錄買方和賣方實戰的過程;如果收盤價高于開盤價就以“實體紅線”表示,收盤價低于開盤價則以“實體綠線”表示,最高價及最低價則以“影線”表示,高價拉回則留上影線,低價拉回則留下影線,因此這種多空實戰的記錄,就是來預測未來是多頭還是空頭的一種指標。 K 線是技術分析的基本工具,因此學習 K 線的時候,首先必須了解它的畫法。
K 線的畫法:
K 線的畫法:K 線有稱陰陽線,是將每天的開盤價與收盤價畫成直立的方塊,若當天最高價大于收盤價或開盤價,則在方塊上方加畫一直線稱為上影線,而當天之最低價弱小于開盤價或收盤價,則在方塊下方加畫一直線稱為下影線。陽線方塊多以紅色表示,代表當天收紅盤,陰線之方塊會以綠色表示,當天則收綠盤。
K 線適用于任何時間架構,把每天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與收盤價每天股價表示出來就叫做日線。把每周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與收盤價等表示出來的叫周線,而把一個月或一年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表示出來就叫月線或年線。
K 線的主要形狀:
1)光頭陽線和光頭陰線;光腳陽線和光腳陰線 ;光頭光腳陽線和光頭光腳陰線
2) 十字型 ;T 字型和倒 T 字型 ;一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