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不如買基金 股民變身基民:既省時間又賺收益

    發表時間 :2018-05-18 來源:中訊證研

      “像我這樣的小散戶,想在A股市場賺錢可真不簡單。”有多年炒股經驗的劉先生表示,近年來,隨著A股市場中股票數量的大幅增加,加之國際“黑天鵝”事件頻發,賺錢的難度無疑增加很多,基本上是搭了時間賠了錢的狀態。所以現在我投注在股票市場中的精力小了很多,已經轉投公募基金了。


      劉先生表示,投資公募基金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專業知識過硬、投資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為投資者進行投資。這兩年投資公募基金最大的感觸就是,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也獲得了相對可觀的投資回報,可以說一舉兩得。


      事實上,經過20年的發展,公募基金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年來基金公司數量約123家,其中包括45家合資公司,基金銷售機構超過400家,產品數量多達5000只,基金資產規模超過12萬億元,基金持有人達3.4億。從最近基金業協會公布的信息看,公募基金發展20周年為投資者創造了可觀的回報。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業累計分紅1.71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8個百分點。隨著全民理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選擇公募基金作為理財方式。


      一位有多年投資經驗的王女士表示,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的成熟度在逐漸提升。養老目標基金、FOF基金等以價值投資為理念、倡導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的新產品逐步推出,使得公募基金產品體系更加精細化,范圍更廣泛,滿足了更多投資者的需求。但是與全球證券投資行業的領頭羊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成長空間巨大。


      談及為何選擇公募基金作為理財方式,王女士認為,多元化投資是投資運作的一個重要策略,因此,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普通投資者由于精力和資金有限,往往不能做到這一點。但對于每天都和投資打交道的基金經理來說,他們根據專業的分析配比,一方面有更多的投資組合可以選擇,另一方面也能將投資類別分為低、中、高三種風險類別,而投資者可根據自己對于風險的可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十分便利且周到。


      對于如何選取好基金,王女士也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她表示,首先她會選擇有實力且在權益投資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大公司基金;其次,還會仔細“調研”基金經理,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思路和投資能力,回避那些管理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最后在基金凈值走勢上,盡量回避大幅波動的基金,選擇凈值緩慢攀升的基金。


      “理財意識是做投資的前提,而做基金投資一定要學習基金基礎知識,知道各類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特點,了解市場的運行規律,做一個明白的投資人。”王女士強調。


      證監會打“證明” :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創造了顯著回報


      5月1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就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近年來,關注到一些新情況,有的很令人擔憂,部分有退市風險、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的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卻持續增加,投資者因此虧損嚴重,出現“賺了指數虧了錢”的聲音。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創造了顯著的回報。


      她說,近20年來,作為個人和家庭理財金融工具的主要對象,公募基金依托專業優勢,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行業發展成效明顯。


      從投資回報看,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業累計分紅1.71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遠遠跑贏了大盤。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2%,超出現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5個百分點。同時,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各類養老金1.5萬億元,在養老金境內投資管理人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總體上實現良好收益,以社保基金為例,2001—2016年實現年化收益率8.4%,2017年收益率在9%左右。


      從產品種類看,公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數量穩步增長,產品多元化發展,努力滿足投資者資產配置多樣化需求。截至2017年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14家,管理資產合計達11.6萬億元。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達到4841只,范圍涵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商品期貨基金和ETF基金。同時,養老目標基金、FOF基金等以價值投資為理念、倡導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的新產品逐步推出,使得公募基金產品體系更加精細化,范圍更廣泛,有利于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促使公募基金行業邁入資產配置的新時代。


      從對外開放看,公募基金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先行軍,行業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底,共設立45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有24家基金管理公司設立香港子公司,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歐洲等地區設立分支機構。


      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在內地公開銷售的香港互認基金產品11只,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在香港公開銷售的內地互認基金產品50只,基金業初步形成雙向開放的市場競爭格局。


      從法制建設看,公募基金行業建立了較為先進和完善的監督管理法規體系。


      1997年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3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


      與此相配套的公募基金法律法規及自律規則有210多項,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等。


      這些都對公募基金投資運作、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進行了明確的細化規定,確立了風險自擔的產品設計和銷售規范、強制托管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以及嚴格的監管執法體制,推動公募基金成為投資者保護更為充分的行業。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