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別網絡理財陷阱 關注以下幾點

    發表時間 :2018-05-28 來源:中訊證研

      眾所周知,網絡理財產品市場增長可謂突飛猛進。但是,隨著今年強監管的政策實施,有關部門要求六月底沒有實現銀行存管資金的平臺一律不得從事網絡借貸業務,預計平臺數量將會大幅度減少,營業額也將會同比下降。


      然而,高層進行嚴厲的網絡理財環境整治,并不是要打壓這一新興的行業,相反,根本目的在于規范市場化運作,讓這種高效、快捷、成本相對低廉的互聯網投融資平臺得到健康的發展。畢竟,相對于傳統借貸模式來說,無論是對于投資者還是融資方來說,網絡借貸如果不出現卷款跑路、平臺崩盤和龐氏詐騙手段等非法行為,是廣大社會公眾和各方樂于所見的金融現象。這也是網絡借貸平臺出現十余年來,盡管問題不斷出現,總體市場容量卻在不斷發展的原因。


      從更加寬泛的角度來說,網絡金融并非僅僅局限于借貸業務,更多的則是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例如各類基金投資、黃金白銀的金融衍生品、甚至外匯交易等,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運營和吸收投資者的資金。根據專業機構提供的各大數據顯示,選擇網絡理財的投資者,3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了整體用戶的70%有余。然而,年輕人因為社會經驗欠缺,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態,因此容易陷入各種各樣的理財陷阱,從而淪為某些平臺斂財的犧牲品。


      那么,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應該如何有效識別陷阱和誤區?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關鍵技巧:


      面對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和理財平臺,投資者不可聽信平臺方工作人員的講述或者廣告信息,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掌握目標產品的背景和政策環境,可通過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反復對比,對涉及的業務領域進行法律咨詢。


      一般而言,互聯網理財產品即使手續齊全的合法平臺,在宣傳推廣中也難免會出現強化收益、弱化風險等技巧來吸引投資者。比如慣常所用的年化收益率達到多少百分比,然而這卻是最高的理論收益。因此,除非是合同中確認的最低收益率,否則對于宣傳話語中的任何收益數據都需要存疑,并且謹慎決斷。


      此外,信息不透明是互聯網理財和投資的普遍現象,比如一個P2P借貸平臺,正常情況下,投資者的投資款項應該有去向,合法的平臺作為信息提供方,會讓投資者知曉資金去到了哪些領域,甚至融資方都可以查詢。然而,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或者逃避責任,有些平臺方卻不會告知投資者這一重要的信息。作為出借方和投資方,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需要注意這個細節,最好是要求平臺方在合同中承諾這一信息透露途徑。


      有些理財產品到期信息涉及理財產品能否實現預期收益率,從而影響投資者對理財能力的判斷,因此部分理財平臺在理財到期收益率的披露上更為不透明。尤其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產品的結構、投向都看不清楚。


      總結說來,網絡理財有別于銀行理財產品,前者需要更多的知識面、法律意識和互聯網知識。所謂做熟不做生,不懂的領域,不要僥幸投資。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