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家ST公司有退市風險

    發表時間 :2018-05-29 來源:中訊證研

      退市常態化已在路上!繼*ST吉恩、*ST昆機被上交所宣布退市以后,*ST烯碳也被深交所宣布終止上市。然而,存在退市風險的公司不止這些,目前有67家企業被實施了退市風險提示,其中5家暫停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高。分析認為,“炒殼”風險不可小覷,投資者得擦亮眼睛,小心踩到那些垃圾股、問題股的雷。


      2018年退市第一波


      5月22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宣布*ST吉恩、*ST昆機終止上市,這標志著今年首批退市公司誕生。


      對兩只股票實施退市的依據是什么呢?上交所表示:虧損甚至資不抵債的公司予以退市,是退市制度的主要情形之一;*ST吉恩觸及了凈利潤、凈資產和審計意見等三項退市指標;*ST昆機觸及了凈利潤和凈資產兩項退市指標。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兩家公司將于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30個交易日。


      5月28日,深交所公告,因銀基烯碳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烯碳)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6日起暫停上市。2018年4月28日,*ST烯碳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述情形屬于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規定的應終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6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為“烯碳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退市雖非罕見,但短時間內三家公司被清退還是令市場唏噓:劣幣將被出清,垃圾股命運難再轉折,A股不死鳥神話或將成為過去。退市信號剛出,ST板塊已有異動,交易行情數據顯示,三個交易日內ST板塊指數下跌了1.77%。


      如果說2014年出臺的《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完善了基本制度建設,并為重大違法違規公司敲響警鐘的話,那么2018年的系列調整將真正開啟退市常態化的大幕。A股生態或將重塑,有進有退將成為常態。“炒殼”風險不可小覷,投資者得擦亮眼睛,小心踩到那些垃圾股、問題股的雷。


      67家ST公司存在退市風險


      短時間內撂倒三家,然而真的只是這三家而已嗎?當然不止這些。


      《投資快報》記者通過梳理數據發現,目前有67家企業被實施了退市風險提示,其中5家暫停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高,包括*ST眾和、*ST建峰、*ST海潤、*ST上普、*ST釩鈦。


      值得警惕的是,*ST華信、*ST東凌等14家公司2017年年報被給出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ST海潤因為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已經暫停上市,而在2016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ST華澤則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披露2017年年報,而公司已經在業績預告中預虧,這也意味著*ST華澤很可能連續三年凈利潤虧損被暫停上市。除此之外,凱迪生態、千山藥機也因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一季報而被暫停上市。


      67家被采取退市風險警示公司中,*ST圣萊、*ST天化、*ST東南、*ST船舶、*ST羅頓、*ST正源、*ST安泰、*ST上普以及*ST眾和已經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并被暫停上市,而這些也是面臨退市的高風險公司。


      就在*ST昆機與*ST吉恩被退市的當天,*ST上普、*ST海潤兩家公司被暫停上市,據了解,*ST海潤已經連續兩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上普的原因則是在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即2017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繼續為負值。


      退市節奏的驟然加速,使得退市概念股不斷承壓。特別是在深交所舉辦聽證會后的第二個交易日,84只ST板塊概念股中,除去21只股票停牌,僅6只上漲,57只下跌,*ST天馬、*ST大唐、*ST天業等股票更是直接跌停。ST板塊指數也在5月25日早盤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大跌1.28%,而就在近三個交易日內,漲跌幅限制為5%的板塊指數已經跌去1.77%。


      三大雷區要避開


      初略統計,今年以來有40多家公司曾發布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公告,其中*ST眾和、*ST上普、*ST海潤已確定暫停上市。其余公司是否暫停上市,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中約有半數為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或其他風險警示(ST)公司。理論上,離暫停上市只差一步。


      根據交易所規定,滬市和深市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出現包括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虧損、凈資產為負值、營收低于1000萬元、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在兩個月內仍未披露應披露的年度報告或者中期報告等多種情形之中的一種時,股票將會被交易所暫停上市。


      另外,上市公司如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情形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或因此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也將觸及暫停上市條件。而對于創業板公司而言,除了沒有退市風險警示階段外,在觸及暫停上市條件方面,與主板和中小板公司大體相似。業內人士表示,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關于觸及暫停上市條件的規定,以下幾類公司需重點留意:


      一、2017年出現虧損的。如ST中安、*ST安煤、國民技術、華誼嘉信等,2017年歸母凈利潤為負值。


      二、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的。今年來已發布暫停上市風險提示的公司中,暫無2017年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情形。


      三、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ST華澤、凱迪生態、千山藥機均未能按時披露2017年報。


      投資者需規避四類股票


      從*ST吉恩、*ST昆機即將退市的事件中,散戶一定要汲取教訓,分析認為以下四類股票散戶一定要規避:


      一、規避披星戴帽的ST、*ST股票。統計顯示,目前A股共有67只ST股,其中,存在退市風險(帶有*ST標識)的公司共有55家,這些公司均存在凈利潤連續兩年虧損的情形。這些股票中只有極少部分具有投資價值,其他的股票基本面很差,找不到買入理由。這些股票之所以淪落為ST,與公司管理者水平有關,如果管理層不換血,即使摘帽了,股票基本面也很難有大的起色。另外,即使ST、*ST股票摘帽,股票走勢也未必理想,可能漲幅很小甚至下跌。如5月9日摘帽的廈工股份,當天股價不但沒漲反而下跌了。如果賭摘帽行情很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二、規避上交所深交所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的股票。近兩年上交所深交所加強了市場監管,給廣大散戶把關。監管方式分關注、通報批評、譴責等,被關注的上市公司一般問題不大,但對接受通報批評、譴責的上市公司我們要小心,多數問題很嚴重,有些公司甚至存在退市風險。


      三、規避主營業務不佳,靠外延并購重組茍延殘喘的股票。牛市時,一個很平常的并購重組都會引起股票的上漲,但牛市結束后,這些股票又被打回原形,如不及時止損,損失極其慘重。股票市場告訴我們,蛇吞象的重組很難變為現實,以次充好的重組卻很常見,從長期走勢來看,真正的牛股一定是依托本身業務發展強大的。所以,如果是波段高手,可以關注這類股票,若是價值投資者,對重組股票還是要仔細甄別。


      四、規避空殼股票。在2017年以前,干凈的殼資源炙手可熱,被市場追捧,賭對就賺到。如今隨著并購重組借殼要求的嚴格,隨著獨角獸公司上市時間縮短,CDR等政策的實行,IPO堰塞湖問題緩解,百度、阿里巴巴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回歸A股更加簡單,殼資源已經風光不再,空殼公司有巨大的不確定性。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

    二維碼.jpg




  • 成人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