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必讀】2021-01-05
1、工信部:將發布相關標準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據報告,僅以拆解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中金屬元素的價值估算,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目前已超過50億元,預計2020年突破100億元,2023年達250億元規模。
【公司方面:天奇股份(002009)形成了從動力電池回收、拆解、精煉鋰、交易全產業鏈布局,控股子公司金泰閣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利用規模位于行業前三的水平。光華科技(002741)打造“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拆解回收-金屬資源萃取-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閉環產業鏈,此前在汕頭已建成一條1000 噸/月的電池回收示范線。】
2、需求保持高速增長,電池級碳酸鋰月累計漲幅達17%。機構指出,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利好,帶動鋰離子動力電池需求保持高速增長,高鎳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份額。
【公司方面:中礦資源(002738)碳酸鋰產能為6000噸/年,全資子公司東鵬新材的1.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新生產線預計下半年投產。鵬輝能源(300438)有磷酸鐵鋰、三元、多元復合鋰的技術,新能源汽車合作方面,公司已配套寶駿、榮光、宏光mini純電動車系列,共計12款。】
3、廣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我國碳纖維技術發展再下一城。在全球范圍內,碳纖維的四大應用行業是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閑、汽車,機構認為,在旺盛的下游需求帶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研制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設計開發中,從而掀起新一輪的碳纖維應用技術革命。
【公司方面:光威復材(300699)是我國碳纖維行業領軍者,現有適用于軍品的小絲束碳纖維產能3100噸/年,預計2022年以后投產適用于民品的大絲束碳纖維1萬噸/年。中簡科技(300777)生產的ZT7系列高性能碳纖維綜合性能優于日本東麗T700級碳纖維,已實現了該產品在國家空航天關鍵裝備的穩定批量應用。】
4、拉尼娜效應持續發酵,LNG報價彈性凸顯。機構表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清潔化轉型要求到203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5%,預計“十四五”期間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重達12%,對應2025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4755億立方米,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8.5%。
【公司方面:新奧股份(600803)通過舟山碼頭自主從海外進口LNG,舟山站2020年預計處理量260萬噸,舟山碼頭二期項目預期2021年中投產,投產后年化周轉處理能力可達800萬噸。沃施股份(300483)與中油煤合作的石樓西區塊經國土資源部備案的天然氣地質儲量1276億方、技術可采儲量610億方、經濟可采儲量443億方。】
★重要聲明:中訊證研系列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300015考,不代表對證券價格漲跌或市場走勢的確定性判300244。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風險提示:(該建議僅作為投資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行承擔。投顧:王志輝,證書編號:A0690612110001)